RSS

什么是“文化”

老梁 2008年09月30日17020
[align=center]
  • 我们要讲中国传统文化,首先应该弄清什么是文化。“文化” 一词,中国古已有之,倒不是什么进口货。最早提到“文化”一词的 大概是西汉刘向的《说苑》,其中说:“文化不改,然后加诛”。①《文 选?补之诗》则说:“文化内辑,武功外悠”。这里的文化都是指“文 治教化”之意。前一句是说,经过文治教化,即思想教育,还不改变 原来的恶习,那就不客气了,就必须杀头。纯德不能化,而后加诛 焉。如舜诛四凶,周公诛管、蔡,孔子诛少正卯等;第二句是说,对 国内人民要通过文治教化,使社会安定;对外部敌人就要通过武 力,使他们俯首帖耳,使国威远振。其实早在《易经》、《尚书》中,就 出现过“文”字,其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,如手掌上纹理交 错称掌纹,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,布帛纹理交错称布纹。因此 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文,错画也,象交文。”《尚书?舜典》则说:“经纬天 地曰文。”比如周文王、汉文帝、隋文帝等,都取其经纬天地之意。 “化”,本意为改易、生成、造化,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,同 时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。毛泽东曾说:“化者,彻头彻尾,彻里彻 外之谓也。”故而“文化”二字相连,就包含有“人文”与“化成天下”、 “以文教化”的意思。因此,文化一般与自然相对,或与质朴、野蛮 相对。考古学上将原始社会称为野蛮时代、蒙昧时代,而将阶级社 会称为文明时代,就是根据文化的发展程度不同而划分的。唐朝 学者孔颖达说:“经纬天地曰文,照临四方曰明”,“文明”即人类的 物质创造扩展到精神领域而使光明普照大地。故而文明应包括物 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,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广义的文化。有 的学者认为,凡是超本能的、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 一切活动及其成果都属于文化。因此也可以说:文化即自然的人 化。 文化分为广义的文化与狭义的文化。广义的文化又称“大文 化”,它包括许多领域:如认识领域,包括语言、哲学、科学、教育等; 规模化的文化,如道德、法律、信仰等;艺术领域,如文学、美术、音 乐、舞蹈、戏剧等;器用科技领域,如生产工具、日用器皿以及制造 它们的技术等;社会领域,如制度、组织、风俗习惯等。这里既有物 质文化,又有精神文化。</div>
[/align]
« 上一篇 下一篇 »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控制面板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  [查看权限]
网站分类
搜索
    随机文章 | 热门文章 | 热评文章
    站点信息
    • 文章总数:2737
    • 页面总数:1
    • 分类总数:7
    • 标签总数:0
    • 评论总数:2571
    • 浏览总数:4796164
    最新留言
    网站收藏
    友情链接
    • 订阅本站的 RSS 2.0 新闻聚合